脑性瘫痪又称大脑性瘫痪、脑瘫,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内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点而至的综合征,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式异常,常合并智力障碍、癫痫、感知觉障碍、交换障碍、行动异常及其他异常,得了小儿脑瘫应该怎么办。2012年我国8省市大范围人群调查研究发现1⑹岁儿童中脑瘫得病率为2.517‰(男性为2.717‰,女性为2.281‰)。
1、孩子什么样表现需要怀疑脑瘫
脑瘫症状有很多种,很多家长都是由于不了解脑瘫症状,在病发早期,没有有效的进行检查和医治,忽视了孩子的病情。以下表现可以用来视察并判断孩子有没有脑瘫的征象:(1)身体发硬,常常打挺、用力屈曲或伸直,好像“很有劲”;或身体发软、自发活动少,看上去“很没劲”;(2)满月后头总后仰,得了小儿脑瘫应该怎么办,扶坐时竖不开端;(3)3个月俯卧位时还不能抬头;3⑷个月时仍紧握拳,拇指内收藏在手掌里;5个月俯卧位时前臂不能支持身体;6个月扶立时足尖着地,足跟不能落地,还不能翻身;(4)4⑸个月还不伸手抓物;7个月不会发出“ba、ma”音;7⑻个月还不能独坐;(5)整日哭闹或过分安静;哭时没有声音或哭声低沉、发直;(6)运动时手脚不调和,偏侧运动较多;(7)帮孩子把尿时双腿打不开;(8)眼神与父母没有交换,头和手脚频繁抖动,并且常常惊厥;(9)睡眠时间太长或不睡觉;(10)吞咽不好,豢养困难,体重不增。如果发现孩子有以上现象,1定要注意了,尽快到正规医院或专科去检查,确诊后及时治疗。
2、脑瘫的初期干预
脑瘫的症状在婴儿期出现,很多典型的脑瘫孩子在早期,特别是6个月内,症状其实不太明显,家长常常难以自己发现,得了小儿脑瘫应该怎么办。也有些家长受传统观念的影响,即便早期发现了自己的孩子比同龄孩子运动发育落后,想固然地认为过了1段时间或孩子长大后就会正常,而不去医院救治。等孩子1⑵岁以后症状明显了才到医院救治,可早已错过了比较好的医治时机。那末甚么是脑瘫孩子的比较好干预时机呢?目前认为诞生后6个月内做出脑瘫的诊断即为初期诊断,生后3月内做出的诊断为超早期诊断。这是由于脑组织在婴儿初期(0⑹个月)还没有发育成熟,还处于迅速生长发育阶段,而脑损伤也处于初期阶段,异常姿式及运动方式还未固定化,故这1时期脑的可塑性很大,代偿能力很强,恢复能力很强。在这1时期及时发现并及时进行相应的康复治疗,可可得到比较好医治效果。如错过初期,由于继发性变性等缘由,可产生肢体挛缩及变形,从而使异常姿式或运动方式固定化,这就会给康复医治带来很大困难,得了小儿脑瘫应该怎么办。多年的国内外临床实践研究表明,初期(6月内)的康复训练,对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疗效很好,超初期干预(3月内)则效果更加明显。
相关新闻
相关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