脑瘫是脑性瘫痪的简称,是指1组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,引发的运动和姿式发育延续性障碍的综合征,是儿童时期常见的1种神经系统伤残综合征。可产生在任何国家、任何民族,没有家庭贫富、城市和乡村之分。发达国家病发率约2‰,我国的得病率平均为1.96‰。这是继小儿麻痹症控制后的1个主要肢体致残性疾病。这使得脑瘫儿童难以完成正常儿童发育时应有的随便、正常的运动。由于患者肌肉本身并没有瘫痪,病变在脑,故称脑瘫。
脑瘫主要影响运动系统
脑瘫主要影响的是运动系统,主要特点表现为肌肉控制失调引发身体运动困难和体位困难,运动和姿式异常。脑损伤本身是非进行性的,而且会永久存在,伴随终生。大部份脑瘫者还伴随智力低下,或有语言、听觉、视觉、触觉等方面的障碍。虽然其中大约有70%左右的患者智力发育会遭到影响,但是,脑瘫并不是智残,其实不是脑瘫者全部有智力问题,还会有30%的脑瘫者的智力是不会遭到影响的。脑瘫儿童只要肢体残疾的障碍不是很严重,完全可以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下,随班就读接受义务教育,直至上大学,学习能力不会有任何问题。
国内外临床公认造成脑瘫的直接缘由是脑损伤和脑发育缺点,脑瘫并不是智残。如母亲怀孕早期感染过风疹、带状疱疹、流行感冒等病毒;母亲怀孕期间得了严重的糖尿病、高血压、妊娠中毒症等;婴儿诞生时,足月诞生的婴儿脑部受损伤、难产酿成的婴儿头部损伤、窒息、早产儿低体重、病理性黄疸;诞生后脑部感染如脑膜炎、感染引发的高烧或腹泻引发代谢紊乱等,脑瘫并不是智残。脑瘫产生的缘由比较复杂。虽然有80%以上的病儿可清查出较明确的致病缘由,脑瘫并不是智残,但仍有20%左右患儿病发缘由不清楚。
相关新闻
上一页:脑瘫包括哪些类型
下一页:如何降低脑瘫儿出生概率
相关问答